黑井鎮位于云南省楚雄州祿豐縣,是云南的千年鹽都,穿城而過的龍川江,紅砂石鋪的漢代馬幫道與城中寬不過3尺的街巷相依相偎。據《黑鹽井志》記載:“土人李阿召牧牛山間,一牛倍肥澤,后失牛,因跡之,至井處,牛舔地出鹽。”為紀念這頭黑牛的功績,遂稱此地為“黑牛鹽井”,后稱“黑井”。



走進古鎮,斑駁的墻面留下一年又一年的印記。一排房屋整齊排列,檐角向上輕輕翹起,似乎是一個個絕美的笑容。細細的石板路面仿佛透出清脆的回聲,至今依舊淳樸。古鹽井,煮鹽灶,街邊鹽制成的小玩樣兒,仿佛在向人們傾訴著歷史的久遠和滄桑的變遷。


雖然在云南眾多旅游古鎮中,黑井古鎮并不算最出名的一個,但在云南的歷史上卻有著重要的地位。從出土的石、陶、銅器、獸骨等文物考證,早在3200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少數民族的祖先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生息勞作。至今仍保留著較為完整的傳統城鎮格局、民居、宗教、牌坊等建筑,有21處文物保護單位,是祿豐縣乃至楚雄州有名的文物大鎮。


“為了讓這座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名鎮煥發新生機,近年來,黑井大力發展旅游業,通過深挖當地文化資源,念好‘鹽’字經,推動文旅深度融合。”黑井鎮相關領導介紹,通過特色小鎮創建,黑井基礎設施不斷提升,古鎮風貌明顯改善,旅游品質明顯提升,全力實施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戰略,在科學編制規劃、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特色產業、規范城市管理、提升公共服務等方面綜合發力,構建起了特色鮮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特色小鎮發展體系。


同時,黑井將傳統農業種植轉變成集果蔬采摘、農事體驗、生態旅游于一體的特色觀光農業,將歷史、民俗、地域、宗教等文化記憶轉化為場景、故事、體驗項目,打造了王家大院、上武家大院等為代表的酒店品牌,打造了石刻、彝秀、古法制鹽等一批有代表性的民族工藝品品牌;打造了小棗、石榴、牛干巴等生態農產品品牌,引發游客的文化共鳴,實現了“門票經濟”向“體驗經濟”的轉變。



特色小鎮的創建,讓古老的黑井走上了一條高水準、生態化發展的道路。2020年黑井共接待游客23.08人次,旅游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下一步,黑井將緊扣深厚的鹽文化底蘊和多樣的民族文化風情、優美的自然風光、良好的生態環境、鮮明的特色產業等元素,緊緊圍繞旅游文化產業發展這條主線,聚焦特色、產業、生態、易達、宜居、智慧、成網7大要素,把黑井古鎮按照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標準建成產、城、人、文為一體的全省獨具特色的小鎮。全力建設千年鹽都、文化名鎮、魅力黑井。

一斜夕陽從山頭灑下來,幽靜古樸的小鎮散發出獨有的韻味,頗有“幽巷深處有人家”的意境,讓人流連其中。黑井這個承載千年歷史的古鎮,正在沿著旅游文化農業“三為一體”、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三產業深度融合的發展路徑,用開拓進取、只爭朝夕的精神朝著更高的發展目標邁進。(李明 楊婧瑤)